2014年南阳市汉画馆科研服务公共资源共享信息

时间:2014-11-18

汉画像石新发现
2014年度,在南阳市城区发现了端灯人物、白虎铺首衔环、二兕斗、拥彗门吏、朱雀铺首衔环等内容的汉画像石多块。





《嫦娥奔月》画像石研究
 
  《嫦娥奔月》画像石长143cm,宽59cm,厚12cm,画中刻一人首蛇尾的女子,面向一轮圆月拱手腾飞,月中刻有蟾蜍,画中点缀星宿与云气。1964年3月出土于南阳市西关的一座古墓中,该墓平面呈长方形,由甬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,墓壁均用小砖砌成,墓室顶部用两块画像石和三块石案平铺,甬道顶部用《嫦娥奔月》画像石封盖。该墓的时代应为汉末或魏晋时期,而墓中所使用的画像石均是来自东汉墓葬的“废弃物”,《嫦娥奔月》画像石的雕刻时代应为东汉早、中期,(另外两块画像石应属于东汉晚期的,因为画像分上下两格),它很可能来自于一座规模宏大的汉画像石墓中。虽然原墓早已不存,但其中珍贵的《嫦娥奔月》画像石被后人二次利用于墓中而免遭毁坏。
  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存在了,汉之前的嫦娥叫“恒娥”,到西汉时,因避汉文帝之名刘恒之讳,才改为“嫦娥”。嫦娥奔月的故事,在民间流传至今,已是家喻户晓,尽人皆知了。但在两千余年的流传过程中,经过无数次的加工改造,故事情节日益丰富而生动。所以,汉代人雕刻的嫦娥与我们今人所熟知的嫦娥是有差异的。我们可以看到,汉画像石上的嫦娥是一个人身蛇尾、兽足的怪异形象。与我们心目中那年轻貌美的嫦娥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。在高度文明的当代社会中,嫦娥那人兽合体的原始形象的确是令人难以接受的。那么,汉代人为何要把嫦娥刻画成半人半兽的怪异形象呢?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之后,也就对这种现象不足为怪了。当人类处在原始的蛮荒时代时,对各种动物的崇拜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。嫦娥为蛇尾则表明嫦娥所在的氏族曾以蛇为崇拜的对象,并以蛇为祖先神(图腾)的象征。他们相信祖先神与蛇有着血缘关系。即崇拜蛇的氏族成员都是蛇的后代,长相自然也就具有了蛇的某些特征(这只是一种观念,人不可能长出蛇的尾巴,而真实的历史是:崇拜蛇的氏族成员在自己身体上画上蛇的形象),因此,汉画中那人首蛇尾的嫦娥是极为古老的原始形象,带有鲜明的蛇崇拜色彩。另外,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、文学家张衡在《灵宪》一书中说,嫦娥奔入月宫后变成了月精蟾蜍,(实际上,早在嫦娥奔月故事出现之前就有月精蟾蜍的传说),《嫦娥奔月》画像上的月轮中也有蟾的形象,但后世流传的嫦娥奔月故事中说月中只有一只兔子与嫦娥为伴,且兔子是嫦娥奔月时从人间带上去的。其实不然,最晚在西汉初期就已出现了月中有兔子的传说,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就有蟾蜍与兔子并列于月中的画像。南阳汉画像石苍龙星座画像上也有兔蟾同在月中的现象。总之,从汉画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来看,嫦娥奔月故事在历史上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。尽管“嫦娥奔月”是一种美丽的神话传说,但却从中折射出古代先民们对月球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,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,人类已将昔日登月的美好梦想变成了科学的现实。《嫦娥奔月》画像不仅以图画的形式再现了嫦娥奔月故事在汉代民间的真实面貌。同时,它又是一种艺术价值极高的雕刻艺术品。看汉画,在缭绕的祥云之间,皎洁的月光之下,闪闪的星辰之中,人首蛇尾的嫦娥尽管怪异却形体优美,那行云流水般的轻柔曲线,那扭动飞腾的生动造型,堪与甘肃敦煌壁画中的“飞天”形象相媲美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1999年3月,《嫦娥奔月》画像有幸荣登“国家名片”,被国家邮局选为“汉画像石”特种邮票图案。2010年7月,又赴日本参加《华夏文明之源——河南文物珍宝展》